德黑蘭的囚徒 Prisoner of Tehran
- 作者:瑪莉娜.奈梅特
- 原文作者:Marina Nemat
- 譯者:郭寶蓮
- 出版社:商周出版
- 出版日期:2007年11月09日
- 語言:繁體中文 ISBN:9789861249469
因為這是作者的真實故事,又發生在監獄裡,所以我預期會是一個很沉重的故事,不過在我讀完後,我覺得其實沒那麼沉重,也許是因為作者有潤飾過,也許是因為是二十年前的記憶,所以有美化過?其實在書中的描述看來或許沒有外人想像那樣可怕,但作者說她其實後來覺得自己得了「創傷後壓力症候群」,所以作者盡可能的描述,但還是有想要逃避的一面吧?
這本書從出版就一直被受爭議,因為跟我看完的疑惑是一樣的,作者說這是他的「親身經歷」,可是在我看來好像不可思議的電影情節,一切是那樣的戲劇性!
我在看胡晴舫的專文推薦時,我對這本小說很期待,但看完後我真的好疑惑,胡晴舫在專文寫道,「歷史本來有就多種面向,不可能有一個官訂終極版本,事實上想要一個官訂版本是最危險的欲望,那麼,身為讀者,究竟是要相信這個故事反應多少真實性呢?
真實故事是一個非常個人的歷史版本,雖然人類記憶力本來未盡可靠,加上個人總是下意識想要自我保護,裡面若是出現美化或誇大的情節,都是可能發生的情形。只是任誰的歷史都免不了美化或誇大某些細節的成份,誰說那些古代大將軍凱旋而歸時,不曾渲染了自己的戰蹟,或那些史官在下筆時,不會為了取悅皇帝而多添兩筆錦花?」
我覺得胡晴舫寫的很好,可是也不可避免的,這本書還是一樣讓我疑惑,所以我決定還是把他當小說來讀,不然監獄內的情形,似乎沒那麼美好,尤其是在伊朗的監獄內。
p.96的聖經片段我很喜歡,所以摘錄於下。
<<聖經>><詩篇>第二十三篇:「耶和華是我的牧者,我必不至缺乏。祂使我躺臥在青草地上,領我在可安歇水邊。祂使我靈魂甦醒,為已名引我走義路,我雖行過死蔭幽谷,也必不怕遭害。因為祢與我同在,祢杖祢竿都安慰我。」
附上我在網上看到的「創傷後壓力症候群」徵狀及治療方法~
|
|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