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作者簡介】
哈洛.蓋聶(Harold Gagné)
資深記者,服務於加拿大法語電視台逾二十年,獲得過許多報導獎項,曾深入製作許多高品質的專題報導。在這本他生平第一本著作裡,他用了最淺顯易懂的語言,忠實陳述莫妮卡的故事,一個勇敢的母親的故事。
莫妮卡‧拉屏(Monique Lepine)
她是護理專業人士,同時是兩個孩子的單親媽媽。她的兒子在1989年12月6日震驚全北美乃至全球的冷血方式連續射殺十四名女同學,而後飲彈自裁,女兒也相繼以自殺結束生命……。她在十九年後,公開接受資深媒體人哈洛.蓋聶的電視專訪。
【讀者迴響】
「我很佩服妳能夠走過這一切。」
「把妳的經歷說出來需要很大的勇氣,它可以影響成千上萬的人。」
「妳的作為、妳的典範,對我幫助非常大。」
「我以為我的人生已經失去了所有意義,但聽了妳的故事,我心裡又燃起希望。」
在台灣,重家庭關係,重倫理關係,所以跟美國比起來好像比較少聽聞連續殺人狂之類的消息,而卻在1989年,不論在東方在西方,都還算是民風保守的年代,發生一件慘案~
1989年12月6日加拿大蒙特婁工業技術學院校園,一名青年瘋狂射殺十四名女同學,隨即飲彈自盡!
在我們看來就是一件重大新聞事件 ,可是在被害者的家屬看來,這個屠殺者罪無可赦,更不用提這個舉槍者的母親—莫妮卡.拉屏。
她,就這樣,成為了「禽獸的母親」,因為,這是他兒子馬克.拉屏犯下的兇殺案!
初看會以為這本真實記錄潤飾的小說會很沉重,沒想到我很快的就看完,而且覺得莫妮卡很堅強,當然,堅強是指她能一路走過來!
她也有想要自盡的時候,原來以為她的兒子殺人後自盡就夠讓她心碎的,沒想到她還沒辦法顧及她的女兒,過沒幾年的光景,她的女兒也因沾染毒品而過世了。
在書中,莫妮卡娓娓道來她的人生,她很坦白的承認她不是好母親,為了生計,她需要不停的工作,在孩子需要她的時候,她不在身邊,所以孩子會走上歧途,她總覺得羞恥,難辭其咎,更為其他受害的家屬難過,總覺得都是她的錯!
不知道跟東西方的教育是否有關?
在西方,孩子滿18歲或高中就要開始學會獨立,所以在莫妮卡認為她讓馬克搬出住是合情合理時,卻忘了馬克小時候父親常年家暴後造成的陰影,他想要母親,渴望母親,卻感覺被母親一手推開,而莫妮卡還以為馬克很高興能自己獨立,這誤會可真大呀!可惜的是,在當下莫妮卡以為這樣對馬克很好,除了馬克自幼的家暴陰影,還有妹妹刻意的嘲諷,造成他壓抑的個性,他也不說,沒有良好的溝通,其實親子關係只會越拉越遠,所以莫妮卡一直以為的馬克是個乖巧的小孩,然而卻不是如此。
好像每個殺人兇手的母親總是在最後才知道那個殺人者,是她的子女,那個她以為乖巧的子女~
多年來,莫妮卡一直過的混混噩噩,但她終於因為信仰還是熬了過來~
為了更了解她不了解的馬克,她開始去碰觸她多年來不願面對的真實,她去尋找馬克犯下兇案的原因~
真正的原因當然沒人會知道,因為本人已經死了,但藉由尋找,也許能放下,也許有新感觸也不一定,重點是這樣可以更了解她的兒子~
在尋找的過程中她不斷知道馬克的另一面,不會表現在她面前的一面。馬克害羞,也因為父親家暴影響不相信男生,更覺得女生應該要在家相夫教子,而不是跑去理工學院裡讀書,與男生齊頭。馬克有聰明的腦袋,但因為長滿痘痘的臉而自卑。他在寫給朋友的遺書中玩著藏寶遊戲,他說:找到耶格(chuck yeager)的傳記,那就是謎底!耶格(chuck yeager)是成為超音速飛行的第一人,而馬克是「校園槍殺案的第一起」!在極端的情緒下,這就是馬克想要的嗎?在歷史留名?
恐怕也不得而知了~
我很佩服莫妮卡的勇氣,她的女兒因為承受不了壓力而藉由吸毒逃避,部分固然是莫妮卡的錯,但更重要的是自己的心,活著承受,比什麼都痛苦,更需要莫大的勇氣!
後來她因信仰開始面對自己,面對這個傷痛,她也開始分享這個心路歷程,也許有好的有不好的,那都是她的人生,她撐過來了,更希望那些傷心的父母也都知道,也能安慰她們,所以她也面對媒體。
無知才會造成傷害,在莫妮卡勇敢面對媒體後,讓大家知道「禽獸的母親 」不完然是冷酷的,是負面的形象,有更多是用愛去養子女的,但子女卻不會去考慮自己的後果對父母有多大的傷害。
是非對錯的觀念總是那麼灰色,所以看事情要多想。
我覺得莫妮卡的故事不完美,甚至還是有過錯的,但她都面對了,我覺得不看負面的情緒,莫妮卡的精神是值得學習的。
但勇敢面對媒體,攤在陽光下,換成是東方世界,可行嗎?
我深思了~
感謝世茂智富出版提供試讀機會
http://blog.roodo.com/dali_novel/archives/14000943.html
留言列表